TDEE是什麼?掌握這三點,幫助你突破減脂停滯期!
少吃多動照樣胖?熱量赤字怎麼算?多了「這步驟」幫助你突破減脂停滯期,邁向目標體態第一步🎊
🙌🏼上週我們談到基礎代謝率(BMR)與身體總消耗熱量(TDEE)的差異,也提到在改變體態、記錄熱量攝取時,以TDEE為基準更重要。
這個看起來有點複雜的名詞,到底是什麼?
又該如何在飲食中運用自如呢?
📣簡單來說,TDEE就是你一整天所消耗掉的熱量,也就是維持體重的熱量,理論上:
當每天吃的
比TDEE多👆🏼體重就會增加👆🏼
比TDEE少👇🏼體重就會減少👇🏼
(這裡先不論增加的是肌肉、脂肪還是水分)
⭕️為什麼以TDEE為標準更重要?
基礎代謝率是提醒我們攝入熱量的最低標準,但在減脂時,若只以達成基礎代謝率為目標,代表身體將處在僅維持生理機能的極限狀態。因此先試算出自己的TDEE,再根據達成目標體重的計畫,來決定攝取熱量的總量,才是更安全有效的做法。
⭕️如何該知道自己的TDEE
這裡附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網站
或是大家也可以上網搜尋“TDEE計算機”,會有更精確的量表。
當我們初步得到自己TDEE的數字後,便可以開始下個步驟,將TDEE應用到體重控制。
👉🏼我們需要根據想要減重的速度,再以TDEE的數字做增減:
📌可以參考以下
TDEE*0.8的熱量/天,每週減去體重1%
TDEE*1.2的熱量/天,每週增加體重1%
通常會以這樣的攝入量持續2周以上甚至更久,再根據身體的變化繼續增減。
(一次調整約±1~200卡)
🔔小提醒:
減脂時,更多的熱量虧損或許能更快達到目標,但放緩腳步,在過程中能保留更多肌肉。
增肌也是同樣的道理,搭配良好的訓練,可以在增加體重的同時,盡可能減緩脂肪的增加。
⭕️計算熱量也能讓你將過多、或應該攝入的熱量,分配到其他時間
例如昨天宵夜時不小心爆吃一波😅,或是知道等等將有一頓豐盛的聚餐,你可以選擇在聚餐前後少吃一點,達到總量平衡。
至於到底該少吃多少呢?
這就是有記錄習慣的好處啦!
不只能開心聚餐,減輕心理負擔、消除爆食的罪惡感,甚至能搭配不同的訓練內容或作息而調整,事半功倍。
搭配訓練的方法我們之後會再分享給大家💪🏼💪🏽
🔔這邊還有個重要的提醒:👇👇
在開始減脂的時候,不要給自己設下過於嚴苛的目標,因為過大的壓力會影響內分泌(皮質醇),使人體容易堆積脂肪,反而得不償失。
循序漸進,聆聽身體的聲音與改變,才是更長久有效的做法💪
到這裡,或許有些執行過飲食控制的朋友會有疑問:
「為們麼我曾經照著公式計算熱量後,體重變化還是和我的目標不相輔呢?」
最後這裡要和大家強調一個觀念‼️‼️
⭕️TDEE只是參考
身體遠比我們想的更複雜,能量系統並不會只是單純的數學公式。
熱量盈虧對我們體重的改變,不是以一天為一個單位,而是一種長期的趨勢 。
(鹽份、水份、內分泌系統等等也是重要的因素)
且不同的活動量、食物種類、營養成份、個人的消化效率或外食時看不見的添加物,也會影響我們真正攝入的熱量。
👉🏼但計算我們日常飲食的熱量仍然是體重控管很好的指標
在眾多不可控的因素中,控制我們可以參考的部分,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,是非常有效率的方式,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。
除了TDEE,還有什麼飲食內容會大大影響我們的健康、體態乃至訓練成果呢?
下一期將和大家介紹食物中的三大營養素。
帶大家更詳細了解食物我們身體的關係,向體態管理大師之路邁進!